肉寶王、一滴香、芝麻香精……這些尋常字眼拼湊成的陌生名詞,乍一看來真是讓人 一頭霧水。沒錯,也許你能猜到,它們與調味料有關,但是你八成不知道,他們的功效有多神奇?記者日前在農貿市場的調查,為你揭開了一個難以置信的調味品世界,而驚奇之余更多的是一種擔心,一味地追求美味,會不會讓我們離健康越來越遙遠?
當你在餐館里喝著濃香的肉湯時,你可能怎么也不會想到這濃香的肉湯根本不是肉熬成的。
因為現在有一種叫一滴香的調料,它有本事僅用一滴就讓一鍋清水變成“高湯”!
這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調料,其實也不是什么神奇之物,不過是一些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配制而成的食品添加劑罷了。
肉料替代物——一滴香
珍骨高湯精
想喝肉湯,肉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料,然后加上必備的輔料和調料,熬上兩三小時,這是常識。
然而,如果你有了一份肉湯調料,不需要任何肉,半小時,清水一燒開,一份新鮮味美的高湯就出爐了。
為什么會這么神奇呢?關鍵就在調料。
主要配料為肉類提取物、各種香料等。瓶蓋盡管密封得很嚴實,但是濃濃的香味還是滾滾散發出來。拿在手里不過一分鐘,但是香味卻足足留了兩個多小時。
一滴香的種類較多,配料也有所差別。比如某品牌一滴香,配料是肉類提取物、色拉油、香辛料。建議用量為0.5%。;另一品牌的一滴香配料則為丙二醇,2-甲基-3呋喃硫醇、呋喃酮等。
香油代替物——芝麻油香精
魔油
拌菜、做湯,為了聞著香,會放點香油。
而調味品市場,有比香油香一百倍的香油精。
芝麻油香精就是其中之一。某品牌的芝麻香精包裝上稱“本品經科學的方法調配濃縮而成,油狀,純正芝麻香味,耐高溫,參考用量1~3%。。”雖然名字中有“芝麻”二字,可其本身和芝麻一點關系都沒有。
比芝麻油香精更香的叫魔油。據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調料攤主介紹,“很多香精遇到高溫,不到一分鐘,它的香味就沒了。這個牌子的遇見高溫后,香味還飄著呢。”看其配料并沒有什么特殊的,為食用油、天然香辛料。
魔油可以廣泛用于麻辣素食、肉制品涼拌、醬鹵制品和火鍋調料等。
多位攤主表示,無論是哪種調料,添加量都不能過多,這就跟女人灑香水一樣,少了沒效果,多了嗆人。不多不少才最好,否則能吃出食品添加劑的味兒來。
大蒜替代物——大蒜精
大蒜粉香精
大蒜價格一再飛漲,小飯館菜里的蒜粒需要翻找才能看見,但蒜味兒卻一點也沒有減少,甚至蒜味更濃,這都“歸功于”新調料——大蒜香精。
在產品批發市場,一瓶不到一斤裝的大蒜香精就賣80元,“因為現在銷量好,有時候還賣斷貨”。攤主說,“怎么都比買大蒜便宜,很受飯店老板們歡迎。”
大蒜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大蒜提取物,區別在于其他成分不同,比如某大蒜精油主要成分為天然植物油脂、大蒜提取物、食用香料、天然香料、呋喃酮等。包裝上介紹說,香氣豐富濃郁,能賦予制品天然逼真的大蒜香氣,留香持久。另一種品牌的成分為大蒜提取物、天然香辛 料、進口香料。
大蒜精油可不比吃大蒜,一次要放幾瓣,大蒜精油的用量配比率僅為3%。。
除了大蒜精油,還有大蒜粉香精,某品牌大蒜粉香精主要原料為甜味劑、加強劑,強效誘食劑等。
辣椒替代物——辣霸、辣椒精
辣椒素
麻辣香鍋、香辣蟹、變態辣雞翅,現在全國各地幾乎都是辣菜當道,辣椒的價格也一路攀高,而菜價卻變化不大,辣味也不打折扣,原來是用上了辣椒替代品。
辣椒替代物有油性和水性兩種。油性的辣椒精或辣椒素只是漂在上面,湯表面一層辣,湯里面則不辣;水溶性的是溶于水,吃起來從里到辣外。
包裝上注明配料多以辣椒提取物為主,其他配料則有所區別。比如青島某品牌辣椒精配料是辣椒提取物和植物油;某水溶性辣椒精的配料則是辣椒油樹脂和丙二醇;某辣椒精的主要成分是辣椒堿(所有辣味成分)、辣椒紅色素、蛋白質、有機糖、維生素等。
“辣霸”的配料則是色拉油、辣椒提取物等。據銷售“辣霸”的攤主介紹,雖然同為辣味食品添加劑調料,辣霸不同于其他辣椒精。它具有一種淡淡的清香,可以更好地帶出食物的鮮辣香味。
香辛料替代物——彌香膏
麻辣燙香膏
同樣是燒烤店,為什么生意有好有壞?實惠與否有點關系,更重要的是各家的味兒不一樣,竅門就在調料上。
在批發市場,一位攤主指著叫“彌香膏”的調料說,“這個賣得很好,烤串、麻辣燙都在用,做湯、火鍋、鹵等都可以用。用了這個后,吃的人是越吃越想吃,但是有一個過程,不能斷,要長期吃。”
店主所說的“彌香膏”由天然香辛料、精油骨素、骨油秘制復配而成,看上去沒什么特殊啊。攤主可能看出了記者的疑惑,她小聲地說,“這里面含有罌粟皮和罌粟油,一斤能配330斤湯。”
與彌香膏用途廣泛不同,麻辣燙香膏是專門用做麻辣燙,比如某品牌的麻辣燙香膏配料中有水、肉類提取物、優質辣椒、麻辣增味劑、增稠劑、山梨酸鉀等。具有濃郁的麻辣香氣,能賦予食品濃郁純正的口感和香氣,并有掩蓋異味的功能。